English

鹿邑太清宫考古发掘有重大发现

1998-05-19 来源:光明日报 崔志坚 我有话说

本报郑州5月18日电(记者崔志坚)河南省文物局今天在此间举行新闻发布会,该局鹿邑太清宫考古队,日前又发掘出一座商末周初贵族大墓,出土大批精美的铜器、玉器、陶瓷器等,为确认老子故里在鹿邑提供了充分物证。从该墓中出土的禽骨排箫将我国排箫产生的历史提前了几百年,《诗经》所谓“箫管备举”得到了实物印证。

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老子的故里。去年,为寻找与老子故里有关的遗迹,河南省文物局组织了联合考古队,对太清宫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,在祭祀老子母亲的后宫发现了唐宋时期的大型祭祀建筑基址,据出土的金泰和元年的庙产碑记载,后宫的庙产在金代尚有5000余亩,足见规模之大。20多位考古专家对出土的大量文物考证后,一致认为老子故里在鹿邑。

日前发掘的商末周初贵族大墓,位于太清宫西约500米处,墓内出土铜容器68件,兵器及工具20余件,玉器80余件,陶瓷器100余件,各种质地的遗物总数达360余件,还有大量的贝币、骨镞等。出土的一批较精致的原始瓷器,从釉色、胎质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,比之郑州出土的商代早期瓷器更趋成熟。墓内出土的乐器,较以往有新的突破,其数量之多,在国内尚属首次,保存较好的禽骨排箫有两组,每组13根,其它散乱的骨管尚有40余根。这些排箫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,它将排箫产生的历史提前了几百年,同时也表明这种乐器最原始的形态为骨质而非竹质。

分析出土的文物和青铜器铭文,专家认为,鹿邑位于豫东,与安徽相邻,属淮河流域。近年来,在这一地区,虽连续发掘了一些新石器时代的遗址,但商周时期的大型墓葬还是首次发现。墓葬建筑规模宏大,随葬品丰富,对于研究商末周初的商周与淮夷、东夷的历史及相互关系,以及该地区的文化谱系等都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,同时,对于研究整个淮河流域的古代文化也具有积极意义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